2010年3月27日

台灣總督府米斗之一:圓形米斗


幾年前,這種鐫印台灣總督府火戳的米斗很常見,不過品相參差不齊,檜木腐朽或鐵箍鏽蝕者居多,不易覓得保存完整且色感漂亮的「有印良品」。

圓型的米斗有一斗(約18公升)及五升二種規格,大家都喜歡一斗的,因為兩旁多了造型優雅的鑄鐵手把。

當然,總督府的火戳也為這種像垃圾桶的民藝小物加分不少。那個四邊各長出一角的菱形符號獨特極了,彷彿是民藝品的夢幻標誌。興仔曾說,台-灣-總-督-府這五字,一字值1000元。


於是買回不少米斗,真的著迷於總督府的印記。

27 則留言:

  1. 我對日據時期度量衡器物也小在研究收藏,您此一斗的圓型鐵緣木米斗,很有可能是光復後的產物,光是看總督府的印記圖型及"穀類用"的書寫方向,就讓人覺的怪怪的。以上的淺見希望不會造成您的困擾。

    回覆刪除
  2. 是喔!光復後還可以蓋總督府印記嗎?還是這是民間自己作的?請您再多說明一點,我很感興趣,也受教了。謝謝。

    回覆刪除
  3. 我收藏的民藝是以日據時期度量衡器物為主,也上過不少當。您另一篇文章的方型木米斗一升也是同樣的物件。我有一次在一網站上看到有間公司用類似總督印記作為標記賣度量衡器,由印記上的四個角比較就可看出不同(應平的不是翹起的),您五升的米斗應是日據時期物件。再者日據時期文字書寫的方向應大部份是由右而左的(由許多文獻上可觀察到),還有一最重要的點不方便在此說明,可以的話再連絡。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大大~我最近買了二桶,但結果也不是真的,所以除了字體方向和印記最重要的細節是什麼呢?

      刪除
    2. 的確有二種不同印記,但應該都是老物品,老木頭老鐵環不會有假,毋需那麼再意的。

      刪除
  4. 經您一說,才發現二個總督府的印記真的不一樣。而且「穀類用」三字由左到右也的確有點奇怪,跟傳統書寫習慣不合。但有點費解的是,這個一斗裝的米斗不管是鐵器或木器部份,都應該確實是原裝老件(這點我大概不會搞錯)。難道這也是很多年前仿造的?還請解惑?

    回覆刪除
  5. 另外,我發現,總督府符號如同照片中「一斗」或「一升」的那種,似乎木料的色澤都比較紅,會不會是年代或地方的差異?

    回覆刪除
  6. 板主這樣公開自己的信箱好讓人害羞喔。>/////<。。。不是啦,為什麼不能公開講,真是令人好奇。

    回覆刪除
  7. 有關"一斗的圓型鐵緣木米斗"的問題已回信至您的信箱。

    回覆刪除
  8. 真的很漂亮,我喜歡

    回覆刪除
  9. 不好意思,我是北科大的碩士生
    目前在進行一篇關於箍桶的論文
    看到您的網站上有相當精緻的米斗照
    不知是否能讓我使用於論文中作說明圖呢

    如果方便還請跟我聯絡
    wind2582003@hotmail.com

    謝謝~感激不盡

    回覆刪除
  10. 感激,感激不盡

    回覆刪除
  11. 照片可以引用?所有的嗎?那我也要......拜託!!!

    回覆刪除
  12. 家中也收藏一個外公留下來的“台灣總督府~皮殼大捲尺“
    已經掉漆看不清楚尺寸的布尺加上磨損的牛皮硬外殼跟黃銅捲軸器

    看著這東西,感覺就是跟我們存在同一個空間的生活老物,有著暖暖的溫度

    阿德

    回覆刪除
  13. 就我看過總督府的用品
    皆是直接烙印"總督府"
    並沒有看過類似的標誌
    總督府皮殼大捲尺 , 朋友那邊也還一個...

    回覆刪除
    回覆
    1. Hi,米斗不是總督府用品,但涉及度量衡的公正性,所以會有總督府的符號火戳(最後一張圖所示)或「官」字。有些器物會直接烙上「總督府」或「台灣總督府」,但米斗上好像不會。

      刪除
  14. 抱歉 , 用字遣詞不當 , 我不是質疑的意思
    第一次看到這個標誌 , 以為是總督府用品 , 好在我的想法跟您解釋的一樣
    所以才提出我看過的總督府用品
    本身對台灣民藝及早期傢俱有濃厚興趣 , 來學習了
    請問 blog 裡的收藏全是您個人擁有嗎 ?
    太多精品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別客氣,個人經驗有限,相關文獻很少,我也是好奇不同的看法與經驗。台灣老物日漸稀少罕見,大多在收藏人家裡,如果有特別的老物或感情,很歡迎分享。謝謝你的留言,部落格裡的東西是過去陸陸續續收得,各有機緣,也錯失不少好物。歡迎有空多聊聊 :)

      刪除
  15. 日本統治台灣幾50年
    1895-1945 小弟收藏 雜貨店才有的米酒甕 聽藏家說就有三種 50年變化極大 殖民轉型治理 成立總督府 年代是對的 只不過難考的是 中央統一一間木器場代工 還是各地方廳找工廠代工 小弟覺得無需仿製 經濟效益不高. 不府和投資效益 , 且民國仿日據時期量具會被認同嗎 如有別種用途何需蓋上烙印 ;;; 民國執政80年 變化更是很大 也會改革前後不一 無需質疑...

    回覆刪除
    回覆
    1. 所說甚是,很同意您的看法。也請教您收藏的米酒甕能否讓大家欣賞觀摩,可以放照片的連結,謝謝您。

      刪除
  16. 老師您好,因搜尋米斗老物而進入部落格。覺得這類古物很優美,自己也想收一件,但不太確定您在這幾年的研究間,是否有梳理出這類米斗「左至右、右至左」書寫方式的謎團?而是否有新造的品項混入市場?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Will,近年來比較常見的是中國與日本的老米斗,型制與日治時期的台灣相當不同。如果有人仿總督府火戳,應該多少能看出不協調處。戳印的順序我沒有特別注意,但超過80年的老東西會散發著獨特「氣氛」,有機會的話多看老東西慢慢培養經驗,台灣民藝的仿品或加工應該不難辨視。

      刪除
    2. 謝謝老師您的說明!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