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9日

《發光的房間》序:物記得我們


生命的記憶深深埋藏於每一件曾安靜陪伴我們的物之中,日常生活中的疼惜撫觸、對望時的目光交纏,每次的取用、出行與安置,這些細瑣的、孤獨的與不為人知的相處緩慢地融鑄為物的靈魂,就像是一位忠心耿耿的僕人,在我們不經意的時刻正不斷追憶著我們與它的共同生活。

物記得我們,它的生命比我們更悠長。

在小說裡,普魯斯特將一整座童年小鎮凹摺、壓縮與疊捲於一小碗茶中,如夢似幻,那些年幼時光中的姨婆、外祖父母、父執與市場上的販夫走卒彷彿都不曾須臾離開、老去。他們繼續活在由茶水的滋味所保存的時空封包之中,充滿活力,有著鮮明且獨屬自己的悲喜神傷。

當生命仍然鮮活,激情充滿胸臆時,那是怎麼樣的日子?

我收藏著的瓷盤裡有一尾活潑的小鯉魚,橙黃的魚身上很寫意地抹上幾撇靛青尾鰭,鼠鬚幾莖,無比快活地在瓷盤裡轉悠。我想像著,二戰剛結束時,有人曾經日日取用這碟魚盤,如我現在一樣,擺在眼前,卻盛裝精緻菜餚,他就著手邊的碗,輕輕地夾菜吃飯。

小魚如今在這塊土地上漂流遷徙了八十年,不知盤桓停待了多少人家,歷經了何種生命?現在彷彿是為了專程前來赴約,貞靜地棲息在我的書桌上,什麼事都尚不曾經歷。然而,我卻已不再可能這麼毫無擔憂地日常使用這只瓷盤。我的手指輕柔地撫觸光滑的盤緣,想像著那個早我一世紀生活於台灣的人,從市集挑中並買回這件屬於他的瓷器,從此他的日常由這尾小魚陪伴,日日夜夜。如果真的有這個人,生活於戰後的台灣,孤單而講究,他應該也已離世許久。小魚圓睜著稚氣的大大眼睛,看著這一切,看著我,我無比希望能從牠的眼裡穿透時光,回到百年之前的那個市集裡。 那是一個陽光好澄澈的早晨喲!小魚或許會這麼說。

那個人從遠方走來,手裡提著剛買的新鮮蔬果,停在有小魚瓷盤的攤子前,雙眼定定地與小魚交會。攤子上的東西不多,有水潤的胭脂紅蝦子盤,可能還有許多粗釉燒製的陶碗、豬油甕與醬菜缸。那人想像了小魚出現在家裡餐桌上的景緻,很快地掏出幾枚銅錢買下小魚。

當時,我想像,如果窺視的覘孔可以由這只小魚盤往外推軌而出,那麼不遠處可能安放著家裡的某一座𥴊仔店櫥,店主人正由板凳起身,拉開玻璃櫃門想取出一盒日本進口的仁丹。視線再往外推出一圈,一個醫生從他坐著的醫生椅中站起來,提起沉手的皮製醫生包確認裡面的止瀉神藥正露丸,準備出診。幾分鐘後,一只咧嘴露牙的劍獅從高懸於醫生館門口的角度,看到醫生騎著腳踏車飛快離開家門;同一時間,在更遠處的媽祖廟裡,家裡的兩憨番木雕安靜地俯視著一群群虔誠祝禱的男女,這是他倆的日常風景;在台灣中部的著名巨宅裡,一個少女躺在八腳眠床上,由肖楠木製的窗櫺往外看。請雙眼儘量睜大一點,如果可能的話,在同時間的美國,O.C. White在不同的工廠裡一盞一盞地被點亮,光暈圈籠著生產線上的勞工;在最起初的跨國旅行中,厚重無比的皮製行李箱一只只地被裝入蒸氣推動的巨型輪船中往來於各大洲。

這些在人間誕生逾百年的物,遠在我們出生之前許久便生存於世,與我們的先人相處,日日陪伴,然後歷經時間的考驗摧折,當年使用它們的人如今都已不在人世,然而它們倖存下來,「只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

主人亡故之後物四散飛去,或棄絕,或焚毀,或拆散折損為木料廢鐵,不再有疼惜者的庇護,世界飛灰煙滅不復存在。

人世崩頽已歷數十劫,但我們毫不知情。一座木櫃、一只瓷盤、一張長凳、醫生椅或露齒微笑的劍獅,從滅絕中僥倖存活下來,從此躲在無有陽光的某一豬圈裡,窩藏在被遺忘的老屋一角,或是改頭換面,屈辱而殘破地被胡亂糟蹋。

沒有人疼惜,亦不再有人傷心。

在時間的不同疊層裡蟄居,在世間一隅靜好地跟著某人一過數十載,這些人與物的因緣總是如此慎重,貼近生命本身。像是以隱跡墨水寫就的風俗史,或者,更像是無人書寫的游俠列傳,江湖相忘。

時光逝去,而且還將不斷逝去,如果沒有深深銘刻著不同人世軌跡的這些老物,過去的人事也就永遠死去了。

只有物記得我們,它們因沾染塵世的人煙而有靈魂。

謹以本書獻給十多年來陪伴我度過漫漫長夜的老物們,謝謝它們慷慨的餽贈。

2018年8月21日

《發光的房間》新書預告


《發光的房間》8月底即將上市。

2016年1月16日

朱漆鎏金鏤空木雕


這二件木雕雖然擱在家裡好多年了,每次看到總仍然感到不可思議的驚駭。

2016年1月12日

玻璃供盤


供盤與湯盤數量極多,二者都是祭拜用品,而且往往是個人專屬,把事先準備的三牲鮮果放在自己的湯盤,拜拜完再連盤從神桌上一起取走,是一種給神明吃自助餐的概念。

2016年1月7日

普化天尊(?)騎麒麟


愛佛像的人分成許多流派,有的講究年代,非明清古佛不收;有的專收魁星,無視其他諸神,也不管心愛的神佛是木雕、鎏金、黃銅或泥塑,或僅僅是家具上的雕飾;有的就是要磚胎,棄金木泥塑於不顧;也有深入考校區域風格,非某門某派不收者。反正要多搞怪就有多搞怪。

2016年1月2日

囤積狂退散!


以前買老東西很講究「氣氛」,但可不是談戀愛上咖啡館的那種氣氛喔,民藝店或販仔家裡常髒亂得很,各式雜物堆棧東倒西歪,毫無氣氛可言。但販仔會隨手抄起一件黑亮的磚胎灶椅告訴你,「這件氣氛真好」。

這種「氣氛」,不知好不好懂?

2016年1月1日

2015年12月20日

獅子與我 3


老石獅的年代至少數百年,通常不會是台灣本土老物。因此以前在民藝店不常遇得,必須到專營大陸古董的店家才有。

2015年12月19日

日治小蝦盤


多年前買下這只蝦盤時,對於台灣碗盤完全沒概念,見各種椰子盤、胭脂紅茶碗開價動輒數千元,不免心驚。

直到遇見這只小蝦盤,迷你尺寸仍然索價數千,眼光卻很難很難再移開。

2015年12月18日

玻璃藥瓶


有點奇怪的,早年西醫裝藥水的綠玻璃罐突然熱門起來,先是各家日本古道具店裡紛紛擺出販售,然後個性小店裡也流行起日文稱為「硝子」的各種玻璃器,三三兩兩插著花枝,隱喻著某種「現代生活的開端」。

當然,最好玻璃帶點青綠,人工吹製留下的汽泡與雜質愈多愈是佳品。

2015年12月17日

肖楠木盒


古人惜物,重要物品珍而重之地擺在上鎖的抽屜或木盒裡,要拿出來示人時得掏出黃銅小鑰匙鄭重地開鎖,從匣中無比寶貴取出。殊不知這樣的鎖頭向來只防君子,真遭小偷時整盒端走根本不濟事吶!

2015年12月16日

玻璃油燈


台灣民藝生活的照明方案之一,是油燈。

古董店裡很容易可以找到日常粗用的油燈,造型簡陋,大多沒有配置燈管,有燈管的也常因低溫燒製的燈管易碎,就如同脆弱的玻璃糖罐,往往在歷史洪流中早早殞命。

比油燈更容易得見的是「電土燈」,將鼠灰色長得像石膏塊的一塊塊「電土」(含碳化鈣的礦石)放入燈座底部的水裡,電土與水發生反應便咕嚕咕嚕地產生可燃的乙炔氣體,點火後可以照明。

2015年12月15日

錫油燈


這種油燈台常見,但不妨作為燭台以解決台灣民藝的照明難題,於是在嘗試了奶油燈與玻璃油燈之後,開始也買起這種錫油燈,上面剛好擺一顆圓盤小蠟燭(tea light)。

2015年12月14日

大蝦盤


蝦盤常見,小時候路邊的辦桌請客還用來滿盛海產上桌。這樣的尋常粗瓷器皿年代亦不久遠,原本不怎麼入眼,偶然間卻也買了幾件天覇王等級的蝦盤。似乎只因為被它XXL SIZE所吸引,純粹買最大號的怪物等級,擺在家裡像一幅生猛無比的台式海鮮靜物畫。

2015年12月13日

檜木小盆


檜木泡澡桶、泡腳桶風行已久,但我總難以確定這些白兮兮的檜木材質從哪取來?日前去問一支新製檜木小勺的價格真是貴松松,乾脆讓自家這個檜木小盆重新下海,當日便拿到浴室裡泡澡沖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