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3日

龜殼

蒐羅民藝,很難不遇上農具,各種從事田裡莊稼農活的工具。尺寸有超大者,比如像一棟小屋般的土塊米倉,蘇仔曾聲勢浩大地用吊車從農家搬來放在自家院子裡,還因此上了地方報紙頭條;中型的如農家都有的牛車或風鼓,風鼓的尺寸比現在的家庭號冰箱還大上一截,幾乎都是檜木材質,但數量實在有點多,因此幾千元便可買得;農具的各種零散小件則多不勝數,秧桶、牛擔、水瓢、米籮、石磨石臼、豬槽雞槽、耙草機、各式木、竹、鐵器等等,五花八門。農具蒐羅者往往可以把整個空間塞得令人頭皮發麻。

有一種常見的農具外型如矮凳,凳子的一端卻有著如木馬的馬頭。這是舊時剉蕃薯簽的道具。剉簽的人在馬頭上綁剉簽板後便可以坐著工作。通常是竹製或木竹混搭的這種竹馬因為尺寸迷你,色澤溫潤,常引起收藏的興趣,現在似乎不多見了。


農具多粗鄙,我只留下一件插秧時穿戴的雨具,造型宛如特大號的龜殼,兩層竹篾之間舖著密實油紙防止雨水滲入,彎腰工作時可以護住全身,宜遮風避雨。

這樣的大型雨具真是幽默且招搖,手工竹編的尺寸可以很大卻仍輕盈實用。

望著這件大龜殼遙想雨季裡在廣袤稻田裡四散工作的辛勤農人,個個穿戴的彷如鳥山明漫畫裡的「龜仙人」,昔時的實用農具卻能引人進入奇幻世界。







2 則留言:

  1. 這頂龜殼簡單樸實的線條確實讓人想起過去刻苦的台灣精神,收藏藝品的一步一腳印

    回覆刪除
  2. 是啊,因為捨不得它的美,竟把這個大龜殼保留至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