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8日

朱漆竹釘大鼓

民藝人究講材質,木、石、銅、鐵、陶、瓷、刺繡、玻璃的等級珍稀都是考究評判與較量之點。不少老東西被民藝人捧在手心裡呵護,不是因為美學的價值,而是材質的珍稀,與或許因為材料貴重而被古代匠師另眼對待的精細作工。

材質固然是考究的重點,其實我往往更著迷於形制與美感。「材質只是加分罷了」,Miss楊有一天明確點出民藝家具的關鍵,有精準的洞見。

但是對於材質的迷戀,畢竟讓我搬回了五花八門的民藝雜什。這些原本尋常不過的木石銅鐵等器物,在歷經歲月風霜之後,一無例外地剝落了原本繁華刺眼的商品賊光,坦露出原來的素樸本色。木是木,鐵是鐵,而陶土終於是陶土,不再被光鮮虛假的油亮外殼所覆蓋。


跳蚤市場裡偶有直徑逾一公尺的巨大銅鑼,鑼面的陳年古銅質感往往深深地誘惑著我,如果不是販仔因銅價連翻上揚(銅件買賣總是以廢五金的收購價為基準)漫天開價,現在家裡可能必需有一整面牆空出來懸掛被我陸續買回來,如同辨桌師傅大鼎的幾件巨無覇銅鑼。

然而,在阿達仔家裡看到這個大鼓時,我雖不懂樂器,終於還是忍不住買回來了,因為這又是一個攸關材質的根本問題。

這個朱漆的大鼓是我見過最古老的,二層交疊的竹釘嚴密地繃緊著鼓皮,木質的鼓身上嵌埋四支鑄鐵環,做工札實牢靠,至今仍可以讓我安穩地懸吊起這件沈重的大鼓毫不鬆動。

這是一個無用的龐然大物,雖然偶爾讓我可以學古人暢快擊鼓,且鼓聲雄渾低沈彷彿來自遠古巨獸的低吼,鼕鼕震耳。畢竟是個佔地方的大傢伙哩。但它代表的,或許早已不是簡單的俗民樂器,不是與居家生活永遠不相干的廟會慶典道具,而是發自每一個古老器物所源源散放的歷史靈光。






1 則留言:

  1. 好漂亮的大鼓,很吸引人的竹釘,真也想敲上一響!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