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6日

民藝價格之戰

民藝買賣是現代生活裡少數仍需一來一往殺價的行業。有人天生勇於殺價,老闆開價1000元他卻喊價100,簡直潑撒無賴,卻也能偶爾得逞,不免得意半天,下次再重拖故技把所有店家都當成跳蚤市場。這樣的人通常不受販仔歡迎,貪小便宜的結果是家裡堆滿各家販仔欲出清的貨底成為別人的回收場。

亦有人反常地毫不出價,且自奉為金字招牌,同行間曉得他的規矩後開價自然較有分寸,當然,背後便開始會有人會稱此人為財神爺。亦有業者愛搏感情,要買家「別再殺價」,一開始便聲明是無有退路的底價,但買家以宣稱不出價來搏感情(或同情)鮮有不吃虧的。
因為民藝的價格總預留了講價的「阿縮米」(間隙),這已是行規與習慣,價格是很難「裸退」的。講價已成為民藝收藏的重要儀式與趣味,要不買家出價偏低,店家客氣與開玩笑地說「謝謝,再聯絡」,否則就是促狹地指著上萬元的家具問老闆「這一隻要幾百?」

「有出價就是好人客」興仔常這麼說。至少不是興趣缺缺價格問都不問,或是問完價格後一聲不吭地出門。願意與老闆交手出價,表示喜歡店裡的東西,今次生意不成,下次未必沒有機會。

有店家喜歡一開始講價便自掀底牌報出本錢,意味這是底線,價格鎖死在他的本錢或再加上聲明賺取的差額。自報本錢有跟顧客套交情之味,甚至可攤開整本帳本取信於人。只是本錢可以灌水,帳本亦能造假,這招只能信者恆信囉!

亦有店家是口耳相傳的「誠實的店」,不是指老闆總是佛心來著薄利多銷,而是店裡的價格一概行情「乘十」,價格高貴的意思。


南部某販仔是聞名的鐵喉嚨皇帝嘴,到他的鐵皮屋裡不管買多少錢都是不二價。有同行一次買足加總是十萬二千元,一毛錢都不減地照價買單,沒有「買多還有折扣」這回事。有次我看上一件石臼,價格硬繃繃地完全不減半毛,我一講價他就像跳針的唱片回我「可是這個很美」,「可是這個很美」...。真是厲害,最後沒買成。

我不擅殺價講數,但偶爾亦有奇遇。

某日在素以愛吊高價格又難出價聞名的販仔家裡,幾件柑仔店器物讓我很感興趣,想不到在這時機還能從民家挖出這些寶貝,真是昌仔講的「偶有佳作」。出乎意料的是販仔當天報價並不甚貴,只是得等他抱怨東西難找價格高昂等等落落長的故事,這種生意風格實在彆扭讓人不痛快。我把幾項雜什放成一堆想來一招「買千送百」或「砍尾數」,但販仔不給出價,一樣樣點數他的報價並加總,突然間我耳朶一尖聽到最貴的那件比原先少了2000元,加總後就是我的出價。當下不敢喜形於色,支支唔唔地再問一次總共多少錢。沒錯,付錢後很痛快地從販仔家裡抱著裝箱的柑仔店事物,像很多販仔說的,一路吹口哨回家。





2 則留言:

  1. 但或許是老板原先多灌了2000元
    回過頭卻忘了 不小心報出原價
    所以呢…
    還是…絕不 二價^^
    ~~~~~~~~~~~~~~~~~~~~~Hans

    回覆刪除
  2. 是啊,有的老闆想亂吊高價格,又記性不佳講了自己都忘了,就會有前後不一的情形。反正後來自動降價,反而比別人便宜,不亦快哉!

    回覆刪除